江西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樊千根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宣示三周年江西重要成果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报道: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江西主场活动在抚州市资溪县开幕,并举行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会。会上,江西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樊千根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宣示三周年江西重要成果。
82个县(市、区)用上管输天然气
(资料图)
三年来,江西突出制度创新,构建绿色低碳政策体系。“1+N”政策体系基本建成,重点领域规划配套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法规政策加快完善。
江西坚持先立后破,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推动屋顶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综合利用模式开发,开工建设奉新抽水蓄能项目,投运或在建新型储能项目7个。截至今年6月,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907.1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50.1%。三年来,新增清洁电力装机881.4万千瓦,核发绿证近40万张。
稳妥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陆续建成投运瑞金二期、信丰电厂、丰城三期等高效清洁煤电项目,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33台,全省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处于全国优秀水平。82个县(市、区)用上管输天然气。雅中至江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南昌至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三年累计引进清洁电力379亿千瓦时。
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三年来,非化石能源消费提高4.4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持续处于全国优秀水平。
国家级绿色园区数量居全国第3位
江西加强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有色金属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铜冶炼等一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超国家标杆水平,国家级能效“领跑者”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绿色园区数量居全国第3位,金力永磁成为全球首家稀土永磁行业“零碳工厂”。
新兴产业实现提档升级。2022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352.8亿元,同比增长183.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比三年前提高5.9、4.4个百分点。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加快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加速融合。
“两山”转化通道进一步拓宽。建立“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建设全省统一的生态产品信息共享与GEP核算平台、南方生态产品交易等全国性交易平台、生态资源运营平台,抚州市“两山”转化中心和古屋贷等生态产品权益类贷模式向全国推广,林业类生态产品累计成交额超过70亿,生态优势加快转变为发展动能。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122.8%、138%
江西聚焦重点领域,推进绿色低碳高效发展。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稳步推进。赣州市、抚州市获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全省三年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4亿平方米,累计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2亿平方米。
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122.8%、138%,新增及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占比分别达到95%、83%,新能源充电网络初步建成。5家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基本实现赣江、信江三级通航和现代化码头全覆盖,近三年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速居全国前列。
绿色低碳生活深入践行。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占比在99%以上,“绿宝碳汇”普惠平台提质扩面,注册人数155万人,累计开展会议碳中和3666次,中和碳排放9815吨。
三年培育41家省级绿色技术创新企业
江西夯实基础能力,提升绿色低碳支撑水平。科技创新引领不断增强。亚洲第一个煤制燃气清洁梯级利用技术落地江西,首个“国字头”科研院所——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首家央企总部——中国稀土集团落户赣州市。三年来,组建省碳中和研究中心,培育41家省级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实施两批“双碳”科技创新专项“揭榜挂帅”项目20项,“双碳”领域成果转化完成技术合同2692项,交易额占总数的10.66%。
生态系统固碳稳步提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累计筹集流域补偿资金253.18亿元,三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99.44万亩以及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2500余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湿地保护率达61.99%。创建“碳汇+”多元化交易模式,累计成交林业碳汇197.1万宗。
市场化降碳有序推进。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工作,配额总体盈余0.11亿吨,折合碳资产约6.05亿元;第二个履约周期顺利推进。绿色金融助力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在全国推介,设立“碳中和”基金,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主题绿色信托计划,“碳中和”项目库入库项目265个,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贷款169.5亿元,带动碳减排量393.5万吨。
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快完善。探索建立设区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建设入选全国第一批机关事务标准化试点范例,水泥行业碳核查、大型活动碳中和等一批地方标准项目落地实施,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赣州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居全省第一
江西强化示范带动,打造绿色低碳转型样板。试点示范建样板。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首批20个省级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扎实推进,林业碳中和试点县、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有序实施,鹰潭市建立企业节能降碳中心、赣江新区能碳协同治理等典型案例向国家推荐。
地方实践出特色。赣州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居全省第一,低碳城市全国评估位居前列。宜春市深入推动循环经济、锂电等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饶市加快推进光伏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新钢集团被评为“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九江建设彭泽棉船“零碳岛”,吉安市两个低碳社区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景德镇市成为我省首个“国家节水型城市”。南昌经开区与天津经开区共建绿色发展联盟(南昌)中心,萍乡市建立“低碳论英雄”考核评价体系,抚州市创新推行“绿宝”碳普惠制公共服务平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