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夜宵界的“扛把子”不炫小龙虾,简直辜负这美好的吃虾季。小龙虾虽好吃,但有些问题也要格外注意。最近,杭州市萧山区52岁的沈伯(化名),在清洗小龙虾时不慎被扎伤,病菌顺着伤口“攻城略地”,被送来浙大一院抢救时,人已陷入昏迷,最终,因脓毒症和多器官衰竭无力回天。扎一下,怎么会如此凶险?
沈伯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身体一直不算太好,家里几亩水田一直托同村人照料,村里人在沈伯家及周边的田里养起了小龙虾,也欢迎他自己抓来吃。8月中旬,沈伯带着小孙子去田里抓了20多只小龙虾,想着和家人美美吃上一顿。没想到,在清洗小龙虾时,他的左手大拇指被锋利的“虾枪”刺伤了,当时伤口不深、出血很少,也不是很疼,沈伯和家人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相关资料图)
一天过去,沈伯左大拇指肿胀疼痛,手指部分的皮肤也开始发黑,他到当地卫生所拿了点消炎药吃,但是手指依旧疼得要命。硬撑到晚上,沈伯还出现了发烧、寒战、恶心、呕吐的情况。他本想,等天亮让家里人送到大医院,结果还没熬到天亮,整个左前臂都肿胀起来,就在给儿子打电话讲述病情时。他一头栽倒在地,陷入昏迷。
家里人赶紧将他送到浙大一院,到达急诊科时,沈伯的左手臂皮肤发黑、出现星星点点的黑色水泡,左手拇指整节已发黑。“患者出现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脓毒症病死率高达35.3%,尽管急诊科主任陆远强带领团队予以手术充分清创切排、补液、抗休克等一系列积极抢救,并请骨科、感染病科专家一同前来会诊。 本就罹患多种基础疾病的沈伯,病情依然直转急下,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没能从“鬼门关”被抢救回来。
沈伯的离去,让家人异常伤心。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小伤口而已,为何会如此“凶狠”?陆远强介绍,沈伯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一直以来,慢病控制不佳、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留取沈伯的血液送检病原宏基因组检测(NGS)显示:维隆气单胞菌攻击了他原本就孱弱的身体,这是导致病情急速进展甚至失控的“真凶”。
维隆气单胞菌(又叫“维氏气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杆菌,为气单胞菌属细菌。它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污水、土壤中,是人、畜以及水产动物共患病的病原菌,对人和多种水生动物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具体有何危害?它会感染水产动物,引起大面积死亡。人吃了携带该菌的水产品,可能导致急性肠胃炎甚至原发性败血症,引起高热、呕吐、腹泻、休克等;外伤后暴露的伤口接触到该菌,可能引起水泡、瘀斑、蜂窝组织炎、坏死性筋膜炎或肌坏死和脓毒症等。往往48小时以内,疾病就会急速进展,严重时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推测,极有可能是细菌寄生于小龙虾上,再通过沈伯扎伤的伤口进入血液,当时的小伤口具有迷惑性,自身免疫功能较弱的沈伯和家人都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遭遇不幸。
处理小龙虾时不慎被扎伤或咬伤,真的都这么危险吗?陆主任说,问题的严重程度其实取决于个人的身体情况。如果是抵抗力正常的人群,发生严重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对于抵抗力差的人或是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危险系数就大大增加。
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脓毒症起病急、进展凶险、救治困难,48小时内患者的死亡率达到50%以上,如果超过72小时都未经有效治疗,死亡率接近100%。所以,预防和及时急救非常重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像幽灵一般游荡在江河入海口、微咸的池塘、浅水海湾及海底沉积物之中。除了海鲜,淡水鱼虾也可能携带创伤弧菌。
眼下梭子蟹上市,陆远强特别呼吁,浙大一院急诊科近年来接诊了不少被海鲜刺伤或吃了不新鲜、未煮熟的鱼虾蟹贝类造成创伤弧菌感染的患者。较轻的患者伤口肿胀、溃破,少数重症会发展为截肢、脓毒症乃至危及生命。
在处理水产品的时候,陆远强特别强调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在处理小龙虾、海鲜等时要特别小心,尤其是患有基础性疾病或自身免疫功能较差的人,清洗处理食材时,要尽量戴上防水厚手套,或借助尖刀、钳子等工具防止被刺伤;
2被水产品刺伤、划伤时,可能会损伤血管、大神经,建议先别拔尽快就医;如果没有上述前提,要尽量早拔,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碘伏或双氧水消毒,时间越长,引起局部感染的机会越高;
3当创口较深时,只经过表面的消毒难以做到有效杀菌,要密切观察,看看是否出现红、肿、热、痛、化脓等情况,一旦肿胀加速、身体出现寒战、发热等要高度警惕,尽快到医院就医;
4如果皮肤本身有伤口,尽量避免处理水产品,甚至不要到江河湖海中戏水;
5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尽量少吃甚至不吃生海鲜、河鲜,防止病从口入。
标签: